个人图书馆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党课下载 策划方案 自查报告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我国电力发展未来十年展望如何4篇

时间:2023-09-13 17:50:04 浏览次数:

我国电力发展未来十年展望如何我国教育未来十年发展纲要学习心得水田中学金梅艳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这是指导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国电力发展未来十年展望如何4篇,供大家参考。

我国电力发展未来十年展望如何4篇

我国电力发展未来十年展望如何篇1

我国教育未来十年发展纲要学习心得

水田中学金梅艳

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这是指导未来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纲领和行动指南。全国各地兴起了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热潮。

我通过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深刻认识到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和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重大意义。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处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阶段,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和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必将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改革和发展,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与人民群众新期盼,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第一,颁布实施《教育规划纲要》,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第二,颁布实施《教育规划纲要》,是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第三,颁布实施《教育规划纲要》,是满足人民群众新期盼、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需要。

第四,实施《教育规划纲要》,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通过学习《教育规划纲要》我也准确理解新世纪新阶段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

《教育规划纲要》强调,新世纪新阶段教育工作要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把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我们深入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重点是要深刻理解中央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始终坚持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主题,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自觉遵循教育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

教育承载着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使命崇高、责任重大。实施好《教育规划纲要》,是全党全社会和教育系统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推动教育科学发展,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不懈奋斗!

我国电力发展未来十年展望如何篇2

我国教育未来十年发展纲要学习心得

今年三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这是指导未来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纲领和行动指南。全国各地兴起了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热潮。

我通过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深刻认识到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和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重大意义。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处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阶段,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和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必将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改革和发展,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与人民群众新期盼,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第一,颁布实施《教育规划纲要》,是建

设人力资源强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第二,颁布实施《教育规划纲要》,是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第三,颁布实施《教育规划纲要》,是满足人民群众新期盼、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需要。

第四,实施《教育规划纲要》,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通过学习《教育规划纲要》我也准确理解新世纪新阶段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

《教育规划纲要》强调,新世纪新阶段教育工作要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把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我们深入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重点是要深刻理解中央对教育改革发

展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始终坚持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主题,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自觉遵循教育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

教育承载着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使命崇高、责任重大。实施好《教育规划纲要》,是全党全社会和教育系统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推动教育科学发展,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不懈奋斗!

我国电力发展未来十年展望如何篇3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3日 09:27 作者:任泽平

典型工业化国家的制造业发展趋势与结构演变规律性较强。迄今为止,我国制造业发展趋势与典型工业化国家的一般规律基本吻合,同时也表现出追赶国家的一些特点。本报告根据典型工业化国家制造业结构变化及各行业比重峰值出现时点与人均gdp的相关关系,预测了2013—2022年期间我国各工业行业比重变化趋势。预计纺织、造纸、食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延续回落态势,冶金、建材等重工业部门比重在2015年前后达到峰值,随后持续回落;机械、电子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将继续上升,大约在2020年前后趋于稳定。在工业化后期,制造业结构升级、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

任泽平

制造业是一国启动工业化、融入全球化、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产业。在工业化后期,制造业结构升级、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本报告旨在分析典型工业化国家制造业演变规律,并与我国进行比较,预测未来十年我国制造业发展前景。

制造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典型化事实

从典型工业化国家的经验看,随着人均gdp上升,制造业由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制造业各部门达到峰值的时点并不相同。

典型工业化国家的制造业发展趋势与结构演变规律性较强。

——随着人均gdp上升,制造业比重先升后降,工业化率、投资率和经济增速几乎同时达到峰值

一国经济由低收入阶段向中高收入阶段迈进的过程,也是工业化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典型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看,随着人均gdp不断提高,工业化率先逐渐上升,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与之相伴的是投资率先升后降、经济增速先高后低,并且工业化率、投资率和经济增速几乎同时达到峰值(刘世锦等,2011)。

典型工业化国家工业化率的峰值平均为46%,所对应的人均gdp平均值大约为8800国际元。追赶型经济体工业化率所能达到的峰值高于美国,所对应的人均gdp低于美国,体现了挤压式增长的特点。

——在制造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各行业比重达到峰值的先后顺序与技术和资金密集度有关

从典型工业化国家的经验看,随着人均gdp上升,制造业由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制造业各部门达到峰值的时点并不相同。

以纺织业、食品工业等为代表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占制造业比重回落时点最早。纺织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经过工业化初期的大幅上升之后,较早地快速回落,典型工业化国家普遍从15%以上回落至5%以下。相对于其他制造行业,纺织业回落的人均gdp时点最早、幅度最大。食品工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回落时点也比较早,从20%左右回落到10%—15%之间。但与纺织业不同的是,典型工业化国家食品工业比重在人均gdp达到5000国际元之后普遍趋稳,基本稳定在10%—15%之间。

以钢铁行业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比重达到峰值时所对应的人均gdp大致在11000国际元左右。典型工业化国家钢铁行业占制造业比重在人均gdp达到11000国际元之前持续上升,而且在3000—11000国际元之间出现加速,普遍从3%左右上升到8%左右,之后持续下降到3%左右。总体来看,典型工业化国家钢铁行业比重达到峰值时的人均gdp水平比较接近。

以金属制品、电器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为代表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占制造业比重持续上升,大约在人均gdp达到15000国际元左右时趋于稳定,且没有明显回落。典型工业化国家金属制品行业在人均gdp15000国际元左右时达到峰值,随后从峰值的8%左右缓慢回落至5%左右。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在人均gdp超过20000国际元之后,金属制品行业比重仍能保持在5%以上。典型工业化国家电器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在人均gdp15000国际元左右时达到峰值。但各国峰值水平略有差异,其中美国、英国等先行国家峰值水平在10%左右,德国、日本等早期追赶国家峰值水平在15%左右,韩国、我国台湾等后期追赶国家和地区峰值水平在20%左右。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在人均gdp15000国际元左右时达到峰值,美国、英国的峰值水平在12%左右,日本、韩国的峰值水平在15%左右,之后趋于稳定。

——工业化后期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

在工业化后期,典型工业化国家普遍出现了制造业“服务化”,以及服务业专业化和外包化的趋势,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占制造业投入比重不断上升,制造业升级越来越依靠生产性服务业的推动与融合发展(李善同、高传胜等,2008)。1970—2000

/ 5

年间,美国制造业的服务业投入系数从13.3%上升到22.7%,上升了9.4个百分点;日本从10.9%上升到17.9%,上升了7个百分点。

不同的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度存在差异。一般来说,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更依赖通讯服务、商务服务、金融保险、技术研发等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更依赖运输仓储业等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因此,随着制造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科研服务、通讯服务、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等在制造业投入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运输仓储等在制造业投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制造业供应链全球化趋势加强

过去几十年,制造业的全球化一直是创造高价值就业岗位以及提高新兴经济体不断扩大的中产阶级生活水平的主要动力,世界各国都已经参与并受益于快速的产业全球化和制造业扩张。实证研究表明,制造业对各国的繁荣发展非常重要,仅制成品出口数据的差异就可以解释128个国家70%以上的收入变化(世界经济论坛,2012)。

国际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浪潮为后发国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日本和韩国的崛起正是先承接了欧美钢铁、纺织工业,然后承接了汽车、电子产业转移的结果。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迅速崛起,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对外开放背景下承接了先行国家纺织、钢铁、家电、造船、电子等制造业产业转移的结果。

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及国际经验对比

当前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等问题,对制造业升级提出了挑战。

迄今为止,我国制造业发展趋势与典型工业化国家的一般规律基本吻合,同时也表现出追赶国家的一些特点。从已经出现的行业峰值时点看,与国际经验吻合度较高。当前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等问题,对制造业升级提出了挑战。

——工业化率高于典型工业化国家在类似发展阶段的平均水平,呈挤压式增长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增速明显快于国民经济总体增长水平,1981—2011年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1.5%,比gdp增速高出1.5个百分点。从工业增速与gdp增速的相关性看,二者走势高度相关,这符合典型工业化国家的经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是带动一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按照购买力平价口径(1990年g—k国际元)测算,2008年我国工业化率为48.5%。2008年我国人均gdp为3414美元(现价),按购买力平价折算为6725国际元,与典型工业化国家相同发展阶段的情况相比,我国工业化率比重偏高,明显高于英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跟德国、法国同期水平相当,呈挤压式增长特征。

——制造业结构演变趋势与典型工业化国家吻合度较高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产业结构实现了持续快速升级。主要制造行业的变动趋势与国际经验吻合度较高。

以纺织业、食品工业等为代表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占gdp比重回落时点较早。纺织缝纫皮革工业从1980年的6.1%持续下降到2012年的2.7%,典型工业化国家纺织业比重经过工业化初期的大幅上升之后,普遍持续快速回落。食品工业在2002年前小幅回落,但之后稳定在3.7%左右。2002年我国人均gdp为4197国际元,典型工业化国家食品工业比重在人均gdp5000国际元之后也普遍趋稳。

以冶金工业、建材工业等为代表的重工业占gdp比重经过快速上升期后,目前已接近峰值水平。我国冶金工业比重在2001年人均gdp3759国际元时加速上升,由3.7%上升到2011年的6.1%和2012年的5.6%。201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9136国际元,已经接近典型工业化国家钢铁行业比重达到峰值的阶段。2012年我国冶金行业比重较上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同时行业面临较大调整压力。

以电气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为代表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长期呈上升态势。我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占gdp比重由1980年的1.1%上升到2012年的2%,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由0.9%上升到1.9%,未来仍有上升空间。根据典型工业化国家经验,这些行业比重在人均gdp达到15000国际元左右时上升趋势才会停止。

——重化工业比重偏高,钢铁、有色、建材等行业峰值临近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重化工业特点明显。201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9136国际元,冶金工业占gdp比重达到5.6%,化学工业达到4.1%,显著高于其他工业行业。高重化工业比重、高投资率和高增长是工业化处于中后期阶段的典型特征。

根据典型工业化国家经验,人均gdp11000国际元是钢铁、有色等重工业达到峰值的普遍时点,随后转入快速下降通道。各种迹象显示,目前我国正步入重化工业阶段后期,钢铁、有色、建材等行业峰值临近。住行消费作为最后一轮物质性消费升级,过去十年有力地带动了地产、汽车和重化工业的发展。但近年地产、汽车销售大不如前,粗钢产量增速大幅下滑,这不仅

/ 5

有宏观调控和周期调整的原因,还有投资潜力下降的原因。未来居民消费升级主要是非物质性的服务类需求,对投资的带动效应大大下降。虽然目前我国还有巨大发展的潜力,但不意味着仍能保持高速增长。

——制造业的服务投入系数偏低

1987—2002年间我国制造业的服务业投入系数整体呈上升趋势,由8%上升到12.2%。但在2002—2007年间出现了明显的下降,2007年我国制造业的服务业投入系数仅为8.3%,显著低于典型工业化国家15%以上的水平。而且在制造业的服务业投入结构中,运输仓储业、批发零售业等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占比相对较高,而邮政、电信、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金融保险业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占比相对较低。

原因主要有:一是2002—2007年间我国处于重化工业阶段,钢铁、化工等高资源消耗产业占比大幅上升;二是入世以后,受国际产业转移影响,“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出口占比迅速上升,转移到我国的制造业大多处于国际产业分工链低端,企业自主研发的积极性和能力不足,对交通运输仓储业等传统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较高,对商务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不足。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制约了我国制造业升级。

——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上涨压力增大,转型发展形势严峻

受劳动力供求格局变化影响,近年我国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低端劳动力工资涨幅尤为明显。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制造业劳动力工资跟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但已经明显高于越南、印尼、印度等国(三星经济研究院,2010)。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大规模货币投放,房价、地价大幅上涨,从而推高了实体经济部门的生产和商业成本。未来随着潜在增速下降和发展阶段转换,企业盈利预期和投资预期发生变化,银行风险意识上升,企业财务费用成本提高。

自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明显。2005—2012年间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升值的情况下,越南、印度、墨西哥、韩国等国货币贬值幅度却比较明显,大大提高了这些国家制造业的竞争力,“非中国制造”开始增多。

未来十年我国制造业发展趋势预测

虽然我国工业化率将下降,但工业内部结构将不断优化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重化工业比重将不断下降,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将持续上升。

本部分根据典型工业化国家的一般规律和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预测了2013—2022年间我国各工业行业比重变化的趋势。

纺织缝纫皮革工业、造纸及文教用品工业、食品工业、森林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延续了回落态势,这些行业在工业化早期就已经达到了行业比重的峰值。2012—2022年间,纺织缝纫皮革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7%下降到1.7%,累计下降1个百分点;造纸及文教用品工业从1.5%下降到0.9%,累计下降约0.5个百分点;食品工业和森林工业分别稳定在3.7%和1%左右。纺织业比重的下降速度要快于食品工业,主要是受国内消费需求和出口成本优势同时下降影响。

冶金工业、电力工业、煤炭工业、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制造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等重化工业所占比重将在2015年前后(即人均gdp达到11000国际元左右时)出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从回落的幅度看,冶金工业、电力工业、煤炭工业、建材工业等行业所占比重回落的幅度要大于石油工业和化学工业。这一演变趋势符合典型工业化国家的一般经验。在工业化后期,石油工业受国内需求带动效应较强,化学工业在细分行业中仍存在较大升级空间。2012—2022年间,冶金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5.6%下降到3%,累计下降约2.7个百分点;电力工业从2.3%下降到1.2%,累计下降1.1个百分点;煤炭工业从2%下降到1.1%,累计下降约1个百分点;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制造业从3.2%下降到1.7%,累计下降1.5个百分点;石油工业从2.9%下降到2.8%,累计下降0.1个百分点;化学工业从4.1%下降到3.9%,累计下降约0.1个百分点。

金属制品工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所占比重继续上升,大约在2020年前后(即人均gdp达到15000国际元左右时)趋于稳定。2012—2022年间,金属制品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1.1%上升到1.6%,累计上升0.5个百分点;机械制造业从3.1%上升到4.5%,累计上升1.4个百分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从2%上升到2.8%,累计上升0.8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从1.4%上升到2%,累计上升0.6个百分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从1.9%上升到2.7%,累计上升0.8个百分点。

从工业化率的演变过程来看,2012—2015年期间我国工业化率基本稳定,之后逐步下降,并从2015年的39.2%下降到2022年的34.4%,累计下降4.8个百分点。

虽然我国工业化率将下降,但工业内部结构将不断优化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重化工业比重将不断下降,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将持续上升。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我国近中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挑战与战略选择研究”课题组)

/ 5

未来汽车技术三大发展趋势

14-05-09 07:38来源:盖世汽车网 作者:赵福全 我在很多场合多次听到关于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不同讨论,其中有持乐观态度的,也不乏悲观者。我个人认为,中国汽车产业至少还有十年的稳定增长期。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汽车业从几百万辆的产销规模到突破2000万辆,而未来有太多因素表明中国的汽车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最根本的一点在于中国十三亿人口的购买力还远远没有完全释放。我们来做个对比:日本的千人汽车保有量是589辆,而中国是88辆;日本每平方公里土地平均有汽车199辆,而中国仅有12辆。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汽车市场的潜力有多大!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汽车保有量趋于饱和有两种情况: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得到充分普及,新增的购车者的数量不再增加;二是公共交通高度发达,且更便捷,汽车不再是必须的代步工具。对于中国来说,这两种状况要出现显然都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至于中国汽车产销量今后的具体增幅,我认为这取决于经济发展速度、产业政策以及消费心理转变等因素。不过实在无需悲观,我们可以用数据说话。去年的销量是2200万,今年可能会达到2450万,按照每年9%的增速,到2020年自然就是4000万辆。即便是增速打个折扣,也能达到3500万辆。

目前汽车产业也遇到了诸多制约因素,像能源紧缺、交通拥堵、雾霾等问题愈演愈烈,政府日益严苛的法规和限行限购的政策,的确让汽车产业的发展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这些外部因素都不是不可克服的,而对于能够练好内功、积极应对的企业来说,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其中,掌控核心技术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下面就谈谈我对未来汽车技术发展趋势的判断:

首先,未来安全技术会越来越受关注。被动安全日益精细化,主动安全会继续得到大幅提升,被动和主动安全技术的相互融合将越来越明显。未来汽车将从“零死亡”向“零伤亡”再向“零事故”的终极目标不断前进。同时,智能驾驶技术的进步会越来越快,尽管完全的无人驾驶可能尚需时日,但区域的、部分工况下的自动驾驶将作为一项核心的安全技术得到应用。而且这些安全技术将与语言识别系统、数据信息交换系统以及it网络技术等的进步紧密结合在一起。

第二,节能技术的重要性凸显。实际上,未来真正能制约汽车发展的只有一个问题,就是能源问题。目前,我国石油进口已接近60%的红线,缺油的压力非常大。为此工信部已经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施5升油耗的法规,这是非常严苛的指标,尤其对于本土企业来说挑战异常艰巨。目前国内很多企业的动力总成技术还有待提升,新能源技术还方兴未艾,而在优化发动机、变热箱之外,轻量化、电子化、智能化等技术在节油领域的巨大潜力,还有待更多的开发。譬如一般的乘用车通常只要减轻10%的重量就能节省7%的油耗。因此,未来整车厂选择零部件,不仅看谁更便宜、更耐用,也要看谁更轻。总之,节能方面的要求很可能将会给中国汽车产业从整车到零部件、从造车到用车带来全方位的改变。

第三,环保技术也将成为企业不容忽视的核心技术,因为污染的压力将使环保成为否决项。目前国家已经导入了材料的再回收法规,在设计过程中就必须考虑日后如何拆分、回收的问题,这不仅是对整车厂,更是对零部件厂商的巨大挑战。排放控制、噪声控制以及车内空气质量等,都会越来受到关注。

/ 5

最后,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将呈几何级数地增加。预计到2015年平均将有40%的汽车成本是用于汽车电子的。以信息化、数字化、大数据、云计算等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兴起,而汽车将成为应用这些最新科技成果的最佳载体之一,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车联网技术、智能化技术将引领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未来的汽车将呈现“五化”趋势,即功能多元化、控制集成化、开发平台化、系统网络化和技术一体化。

/ 5

我国电力发展未来十年展望如何篇4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现状及未来发展展望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中国走过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光辉历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我国粮食行业完成了从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变,粮食企业在改革中不断壮大,粮食购销市场体系不断完善,粮食储备及安全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及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历史过程,让我们心潮澎湃;展望粮食企业以及粮食安全体系建设的未来,让我们深感任重而道远。

一、粮食流通体制的形成与演变

(一)粮食统购统销体制的建立及成就。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后,从1953年起,国家正式进入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从事非农工作的人口以及工业加工用粮等对商品粮的需求日益增长,虽然1952年粮食产量达到3278亿斤,比1949年增长了44.8%,但是人均占有粮食水平仍然处于很低水平,特别是从旧中国长期处于饥饿和半饥饿状态,过着糠菜半年粮生活中走过来占总人口80%农民,在逐步随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需要消费更多的粮食。这便是国家承担的社会粮食供应量越来越大,中国粮食的产需矛盾加大,同时,由于当时粮食自由市场存在,社会上一些粮食投机商利用尖锐的粮食产需矛盾,与国营粮食部门争夺市场,抢购粮食,有的甚至拦路抢购粮食,国家粮食计划无法完成,供需矛盾更加尖锐,许多地方出现抢购现象。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中央于1953年10月16日作出了《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其主要内容是:

1、对农村余粮户实行粮食统购政策;

2、对城市人民和农村缺粮人口实行统销政策;

3、严禁私商自由经营粮食,实行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的政策;

4、实行在中央统一管理下,由中央和地方分工负责的粮食管理政策。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1953年当年睢宁县收购粮食2918.5万公斤,有力地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发展。粮食统购统销体制建立的成果主要表现在:

1、缓和了粮食产需矛盾;

2、保证了社会各方面正常的粮食需要;

3、保证了粮食价格的基本稳定;

4、促进了资本主义粮食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计划经济时期粮食流通体制历史性演变。国家粮食统购统销体制的建立后在实施过程中经过了数次的调整与变革,1955年8月,实行“定产、定购、定销”的三定政策;1958年,粮食收购取消三定,实行大购大销,所产粮食全部收购,再按需返销;1959年到1961年睢宁粮食大幅度减产,收不抵支,出现奇缺。1965年粮食实行征购“一定五年不变”的政策,1971年改为“一定五年”的政策,同时规定在完成订购的基础上加价30%,1979年国家再调高订购价的基础上,超购价格在新订购价的基础上调高50%,1983年后粮食征购实行包干制,以村委会为基础,包产包销。1985年,粮食取消了统购统销,改为合同订购,真正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从此拉开序幕。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由于继续对粮食仍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对粮食实行统一管理。国有粮食企业严格按照国家粮食购销政策对粮食进行独家垄断经营,即计划收购,计划供应。经营粮食发生的亏损,由国家给予财政补贴。

1985年以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多渠道经营粮食的局面逐步形成,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已经确定。

二、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

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一)1985至1992年——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改革企业经营管理体制

1985年,根据粮食总量收支平衡有余的新形势,为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国务院决定粮食流通体制实行“双轨制”,即取消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合同定购以外的粮食,由市场调节供求,实行议购议销。在“双轨制”推动下,国有粮食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开展多种经营,既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又搞活了粮食流通,促进了国有粮食企业较快发展。同时,职工人数也发生了膨胀式的增长,全县粮食职工在1956年工资改革时315人,到1979

年二十多年间才增加到899人,而从1980年到1986年短短六年时间增加了1000余人,达到1706人。全国国有粮食职工在1986年的总数也达到了252.5万人。

在实行“双轨制”过程中,为了逐步把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分开,鼓励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调动企业和职工经营积极性,各地从实际出发,探索了许多改革模式和经验,其主要做法是:对政策性粮食实行统一经营,亏损集中管理,将粮食政策性亏损同企业正常经营盈亏划分开来,使基层国有粮食企业卸掉长期亏损的包袱,强化企业内部考核,增强职工勤俭节约、增收节支的责任感,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参与市场竞争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

(二)1992年至2001年——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企业经营机制转换

1992年,为扩大市场调节范围,国家对粮食统购统销进行了改革,即放开粮食销售价格和销售市场,对粮食流通环节的补贴改为对消费者的直接补贴,国有粮食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对过有粮食购销企业来讲叫做“基本断奶”。

1994年,为加强粮食宏观调控,更好地发挥财政补贴作用,保证政策性收购资金不被商业性经营业务所占用,粮食部门实行“两条线运行”改革,即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分开,建立两条线运行机制。国有粮食企业承担的政策性业务实行财务分开、核算分开。通过分开核算,严格划分政策性业务费用和商业性业务费用,防止互相挤占也就是讲的“彻底断奶”。

1998年,针对当时粮食流通体制仍然存在政企不分,国有粮食企业经营管理粗放、富余人员较多,同时又挤占挪用粮食收购资金,形成大量经营亏损和财务挂账,增加国家财政负担等问题,国家实行了以“四分开一完善”为重点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即实行政企分开、中央与地方责任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新老财务账目分开,完善粮食价格机制。重点推进了“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即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加快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在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中,重点是实行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主营业务与附营业务分开以及富余职工下岗分流。

(三)2001年至今——按照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要求,全面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

2001年,国务院决定在八个粮食主销区省份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1〕28号)。随后,原国家计委、国家粮食局等八部门又下发了《关于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意见》(计综合〔2002〕677号),江苏省在2002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苏政办〔2002〕5号)文件,江苏省国有粮食企业的真正意义上的改革才正式拉开序幕,对企业的三老问题,真正开始处理,睢宁县国有粮食企业共裁减职工3709人,历史财务负担得到进一步剥离,但是,按照文件要求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各地进展不一。对全国总的来讲这一段时间解决了一下几个重点问题:一是粮食主销区省(市)在解决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历史包袱的基础上,加快企业战略性改组,合理调整企业布局和结构。二是粮食主产区省(区)把实行政企分开、减员增效和加快企业组织形式创新作为改革重点,积极推进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和管理体制创新。三是中央和地方储备粮企业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特别是2004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4〕17号),决定全面放开粮食收购价格和收购市场,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为了适应改革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政策措施。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等五部门下发了《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粮财〔2004〕125号),提出了企业改革的重点是,妥善解决企业历史包袱,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开展粮食产业化经营,继续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主渠道作用。

2006年,为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央和国务院先后下发了《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和《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6〕16号)。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粮食局等六部门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国粮财〔2006〕123号),对继续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促进企业发展、更好地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和要求。

三、粮食流通体制与粮食安全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建立、完善、演变与改革,时刻围绕着国家粮食安全这一主题,在建国初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大潮刚刚兴起的时候,国家粮食安全严重影响了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时候,国家统购统销政策的的出台,有力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与发展。在上个世纪国际冷战时期,为保证应对全球战略危机,果断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战略储备政策,在新一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和储备粮体系的建设,有力保证了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

(一)、在统购统销即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粮食储备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包括:①“甲子粮”目的是为了“应付灾荒和各种意外”。②“506粮”。这是一种以备战为目的的军用粮,属于战略储备。③商品库存,即为了保证城镇居民的口粮供应以及完成粮食计划调拨而由粮食部门建立的储备。商品库存实际上是周转储备,以上三大储备体系虽与现代意义上的粮食储备结构有所不同,但是长期以来,为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1990年,国家建立了粮食专项储备制度,专项储备制度的建立,使中国粮食储备体系中第一次包括了专门用于调节市场供求和平抑年际间粮食波动的后备储备,这标志着中国粮食储备体系朝着现代储备制度迈出了决定性和上步。现阶段除以国家储备外

推荐访问:展望 未来十年 我国电力 我国电力发展未来十年展望如何写 未来我国电力发展趋势 中国电力发展展望 中国电力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电力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电力未来发展 我国电力发展前景 未来十年的电力行业发展 我国电力发展规划 电力今后发展